爸妈必看!带孩子看病记住这10句话,能让孩子少受罪! 崔玉涛家里有小孩的,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每个当爹当妈的都希望孩子生病了早点好,少遭罪。其实孩子受罪是家中看病方法不对,有些方法能让医生治疗效率提高,让孩子少受罪。为此,小编总结了知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在各种场合演讲的10句话,带孩子看病再也不用跑弯路了,爸妈必看!专家:崔玉涛,知名儿科专家,北京儿童医院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原儿科主任。1.不要给孩子挂水输液,等于害了孩子崔玉涛说,国

 

崔玉涛

 

家里有小孩的,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每个当爹当妈的都希望孩子生病了早点好,少遭罪。

 

其实孩子受罪是家中看病方法不对,有些方法能让医生治疗效率提高,让孩子少受罪。为此,小编总结了知名儿科专家崔玉涛在各种场合演讲的10句话,带孩子看病再也不用跑弯路了,爸妈必看!

 

 
 
 

专家:

崔玉涛,知名儿科专家,北京儿童医院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原儿科主任。

 
 

 

 

1. 不要给孩子挂水输液,等于害了孩子

崔玉涛说,国内医院到处都在挂水,这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国外,门诊是不能挂水的,只有住院才可以挂水。因为:

 

1. 挂水、静脉注射=慢性自杀,央视的调查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人体内部本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现在给血管扎了个洞,并且还让药物随着血液运行到五脏六腑,给内脏都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2. 挂水的药剂,说是无菌的,其实只是杀灭活菌,那些死掉病菌的尸体依然还在药瓶中,进入人体后,特别是让肾脏产生极大的负担,因为肾脏就是负责过滤的,长时间挂水会造成肾衰竭。

 

家长和医生,不要为了自己一时的安心,而急于给孩子挂水让病症消失,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也请一定要淡定。

 

 

2. 给孩子吃药一定要看清副作用,不要拿孩子当小白鼠

给孩子吃药,一定要看清楚说明,有哪些副作用,副作用写得越详细的药,越成熟越安全。

 

 

1. 宁愿吃老的药也不要吃新药,因为新药往往还没得到充分临床数据,有什么副作用也不清楚。

 

2. 全世界有80%的抗生素是在中国做实验的,所以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当小白鼠。

 

3. 不要去查是否缺钙,好好的孩子瞎查什么?

崔玉涛特别强调,不要去查孩子是否缺钙,孩子有缺钙的症状了才是缺钙,好好的孩子去瞎查什么呢?

 

孩子头上出汗根本不是缺钙症状,那是因为孩子的皮肤跟成人不一样,毛孔打开的少,只在腋窝、腿窝、头部容易出汗,完全是正常现象。

 

 

4. 孩子发烧不要说好烫,要说体温多少度

家长带孩子去看病,发烧不要说好烫,要说体温多少度,这是量化;拉肚子几天,要说具体的天数,不要说经常腹泻。

 

家长在等待看诊的过程中,可以仔细回忆一下孩子的发病过程:

 

1. 准确叙述发病时间,不要自己都没搞清楚,就是着急,要平复自己的情绪。孩子生病真没什么大不了,国外的医生门诊都是提前三天预约的,除非是急诊,而发烧、咳嗽这些都不算急诊。

 

2. 家庭中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疾病,比如感冒、过敏等。

 

3. 要告诉医生孩子的主要症状,就是一眼就看到的症状,发烧、咳嗽跟咳嗽、发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治疗也会不同。

 

4. 疾病变化趋势,比如说,如果先发烧,然后咳嗽了,其实是在好转,而不是加重了。

 

 

5. 不要总给孩子开新药,以身试验

去看医生带上宝宝吃过的药,而不是开新药让孩子重新以身试验。

 

1. 告诉医生,孩子没吃药是什么反应,吃完药后是什么反应。去看医生最好带上宝宝吃过的药,有没有效果,医生一看就能明白。之前吃什么药有效果,现在还可以继续吃,而不是又重新开新药,让孩子重新以身试验。

 

2. 不要描述说,我的孩子老不吃饭,我的孩子老感冒,这些都是虚词,医生无法判断。

 

3. 孩子生病的过程可以用数据记录下来,而不要过多的写自己的心情,跟医生描述也是同样,不要一直宣泄自己的情绪,让医生无从判断。

 

4. 客观叙述,而不是自己下判断,“我觉得孩子怎么怎么样”,并不一定准确,要让医生来做判断。

 

 

6. 不要一直给孩子换医生

 

不要一直给孩子换医生,一次没看好,就认为这医生不行,马上换医生看,如此下去,每次给孩子看的医生都是初诊,诊断准确率都是不高的。

 

另外,复诊非常必要,因为有了初诊的经验,同一个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第二次看同一个医生,其实医生自己也会很有压力,会更仔细给孩子看。

 

 

 

7. 除了脑膜炎,其他都不会“烧坏脑子”

孩子生病到好的过程是一个曲线,需要一定的时间。

 

1. 父母要做的不是马上把症状压下去,没症状自己就安心了,其实很多时候疾病还在。比如发烧,不超过38.5摄氏度完全没有必要吃退烧药,打针,所有的退烧药都只是让体温退下来,并不能杀灭病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反而对身体有损伤。

 

2. 家长们认为的“最佳治疗”往往是希望“药到病除”,要知道疾病的本质是有一个过程,表面的症状消失了,往往不是真的恢复了健康,很多人都见不得孩子发烧、咳嗽,希望孩子马上就能好,这是不对的,适宜治疗才是更好的方法。

 

3. 除了脑膜炎之类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超过39摄氏度的退烧,只是为了防止孩子高烧惊厥。

 

 

 

8.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生病也是件好事

很多孩子一生病,家长先急得不行了。其实,家长首先应该从观念上的改变,先要了解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孩子生病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菌的侵害,白细胞和入侵细菌战斗时产生的症状。

 

发烧是孩子受到感染时,免疫机能抵抗病毒产生的体温升高,说发烧有利于抵抗感染、能提高免疫力,一点都不为过。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却不发烧,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9. 小孩生病免疫力会提升

孩子之前不怎么生病,结果一上幼儿园就老生病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之前保护的太好了,没有机会受到病菌的侵害,免疫力也就没有得到提升,一旦上幼儿园就会反复的生病。

 

孩子从母体出生是不带任何病菌的,生病是必然现象,一定要通过生病免疫力才会提升,长大后才会不容易生病。

 

10.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病了,是大人的问题

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只是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大人的预期,就认为孩子生病了,其实孩子都是正常的。判断一个孩子是否生病、生病是否严重有以下几点:

 

1. 吃喝是否正常,精神状态好不好,睡眠状况,便尿情况。

 

2. 哇哇大哭的孩子往往不严重,而不哭不闹、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往往更严重,因为ta已经没力气哭闹了,精神状态好坏,是衡量孩子病情是否严重的一个标准。

 

崔玉涛说,医生们初诊的出错率是很高的,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比如手足口病,初诊几乎无法判断,并不是医术高低的区别。

精彩推荐
佛系妈妈 VS 普通妈妈!网友:我妈是斗战胜佛

前阵子妈妈陪娃写作业的吐槽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严重影响了妈妈们的身体健康有影响亲子关系的↓还有气得心梗住院做支架的↓有网友说与其被气死不如做个佛系妈妈什么是佛系妈妈?网络上的定义:就是当妈两年以上或至少有两个孩子,见识过各种糟心情况,修炼成冷静、淡定、平和的心态,面对任何状况,都泰然处之。在焦虑的年代,佛系麻麻就像一股清泉。一群吼妈中,宠辱不惊才是最高的境界啊。佛系母亲和普通母亲

宝宝淹脖子,发红又破皮怎么办?

肉嘟嘟的新生宝宝常常出现淹脖子的情况,脖子上像被划了一道红印,看起来很吓人,有时还破皮流水,甚至长小脓包,让宝妈看了心疼不已,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图片来自网络)昨天在后台也有位妈妈在问孩子淹脖子的事,那究竟该如何护理这令人讨厌的淹脖子呢?希望嘟妈今天的建议能帮到正在焦虑中的你。什么是淹脖子?淹脖子又叫间擦疹,是由于皮肤褶皱处潮湿、积汗、相互摩擦等引起的局部皮肤充血的皮肤急性炎症,严重时可出现细

1岁后的宝宝,这样喂母乳才健康

新生儿在出生后至2岁之间母乳喂养为最佳食物,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建议妈妈们能坚持尽量多坚持喂养母乳。也有妈妈有疑问,母乳6个月或者1岁后就没营养了?这种说法很片面,6个月后的母乳营养无法全部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因此专家建议大家添加辅食,但是并不意味着母乳就没有营养了。相反,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总量是不变的,如果乳汁因宝宝添加辅食而减少,则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显得更高。只要条件允

1~10岁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非常详细,值得收藏!

11-2岁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

口腔溃疡不全是上火!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诊

提到口腔溃疡,很多妈妈会简单的归因于上火。实际上,宝宝发生口腔溃疡常常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1、创伤性因素因口腔粘膜发生创伤,而导致宝宝出现口腔溃疡的情况比较常见,比如:1)如果宝宝有吮吸拇指的习惯,或使用质地较硬的奶嘴吃奶,时间长了会使上腭粘膜经常被摩擦,而导致溃疡。2)若宝宝舌系带过短,在吮吸时便不能将舌头充分的抬起和伸出,这会使得舌腹部、舌系带与尖锐的乳切牙反复摩擦,从而导致溃疡的形成。3)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