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注意了! 千万别打这2个年龄段的孩子! 打骂并不是好的教育方法。长期在打骂下成长的孩子总是想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不想后悔莫及,爸爸妈妈们就不要再做这样的错事了!-01-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
打骂并不是好的教育方法。长期在打骂下成长的孩子总是想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不想后悔莫及,爸爸妈妈们就不要再做这样的错事了!
 
 

 

-01-

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因为冲动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

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

“你这样做我很不满意!”“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

“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

 

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复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02-

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

比如,牛奶打翻了,孩子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03-

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让孩子记住教训。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如果每次主动把玩具收拾好,可以增加看动画片的时间。

 

-04-

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比如,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

 

 

-05-

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

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一定要给孩子适当安慰,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06-

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1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骂对于孩子来说,没有警示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精彩推荐
妈妈,别逼我和别人打招呼好吗?

见过小拍的朋友,有时会有两极的评价。有的觉得她个性活泼大胆,让人印象深刻;有的也会觉得她一点都不谦卑有礼,看见大人都不叫。其实,在和大人打招呼上,我从来没有刻意对她讲过什么道理。我习惯和人打完招呼之后,向她做个介绍,但她打不打招呼,全让她发自内心的做决定。后来见得多了,我的一些朋友,也成为了小拍的朋友。她每次见到,比我可激动多了,来个熊抱什么的一点都不夸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今天的小步原创绘本再

5种“睡觉习惯”让孩子越睡越笨,妈妈们应高度重视!

不知道宝妈们有没有注意过自家宝宝睡觉时的样子呢?宝宝的睡眠习惯是爸爸妈妈常常会忽略的问题。很多家长认为:睡觉习惯怎样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宝宝能睡着觉,不哭不闹就万事大吉啦。这样想的父母就大错特错了!错误的睡觉习惯往往影响着宝宝的健康成长,如果你的宝宝有以下5种睡觉的坏习惯,就应该及时去纠正了。01枕着手睡很多小宝宝会喜欢枕着自己的小手睡觉。睡觉时将手枕在头下,或者觉得这样比较有安全感,但是这样是不对

抱新生宝宝有讲究!7点注意事项妈妈请记得!

新生宝宝初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身体和心理都还得慢慢适应。而对于新手爸妈来讲,看到这样一个弱小的婴儿也会手足无措。那么,抱新生儿的姿势到底有什么讲究呢?新生儿身体及心理特点初生婴儿身体的特点是头大、头重、骨骼的胶质多,肌肉还不发达,肌肉力量较弱。因此,1个月的婴儿只能稍稍抬头片刻,3个月时头才能初步直立。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1~3个月的婴儿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的重量。因此,抱1~3个月的婴儿

第一次怀孕和第二次怀孕的区别...看完后,瞬间不想生了!

身边好多朋友开始第二次怀孕,相信二胎妈妈的心情是欣喜又骄傲的!但是你以为有了一次生**验就会更加轻松了么?以为自己又开始做皇后了?这绝壁是骗人的,第一次怀孕和第二次怀孕,简直就不是一回事,不信你往下看!对孩子的期待锻炼身体预产期时尚态度胎教瞬间连孩子都不想生了是吗?别急,更残酷的在后面!有一次在医院电梯里听到几个中老年妇女的对话:你真行阿,儿媳妇还是听你的顺产了婆婆得意地说:我大孙子八斤,折腾一晚

月子里的婴儿, 是该多抱抱还是该多躺躺?

每个宝妈宝爸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还未满月的宝贝平着抱总哭,一竖着抱就好了,小家伙似乎很享受以站立的角度来探索观察这个陌生的世界,但是有些宝宝脖子的硬度还不够很容易让头给耷拉下来,感觉很危险。那么,这时难为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应该怎么办呢?可以抱,但不要时间太长。正确竖着抱孩子的姿势是,抱起来的时候至少要用一只手抚着宝贝的脖子位置,因为宝宝的颈椎还不够硬,是不可以自己支撑的,另外一只手托起宝宝的屁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