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骼的特点有哪些? 人体一共有206块骨头,骨与骨相连,从而构成人体的支架,以维持身体的形态和姿势,同时保护着内部的脏器,如颅骨坚硬又轻盈,保护着脑组织,同时又使人能够不费力的抬起头,那么,小儿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呢?

人体一共有206块骨头,骨与骨相连,从而构成人体的支架,以维持身体的形态和姿势,同时保护着内部的脏器,如颅骨坚硬又轻盈,保护着脑组织,同时又使人能够不费力的抬起头,那么,小儿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呢?

步骤/方法:

1

出生时,长骨的两头是软骨,软骨逐渐生长并钙化,到了发育成熟的年龄,软骨同时也钙化完了,也就不再长个,小儿骨头的良好发育,不仅需要较多的钙,而且还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3岁以前的婴幼儿,如果体内缺少维D,就易得佝偻病。

2

腕骨:即腕部的骨头,正常人体一共有8块腕骨,但要等到10岁,8块腕骨才能完全钙化,所以小儿手腕上的劲不大,不要让小儿提太沉的东西,以免造成脱臼,买玩具时也要注意,不要太沉,要适合小儿的手劲。

3

髋骨:小儿的髋骨与成人不同,此时它还不是一块严丝合缝的骨头,小儿的髋骨是客骨,坐骨与趾骨三块骨头,通过软骨连在一起,一般要到25岁左右,髋骨才能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因此,小儿在蹦跳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避免在外力下发生错位等。

注意事项:

在脊柱未完全定型钱,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因此,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体姿。

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精彩推荐